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观点

理论观点

  • 摘要:“双一流”建设将学科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首轮建设期内对学科进行了战略性布局与调整。通过分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调整总体情况、不同学术类型高校学科变化以及不同地区高校学科总体调整趋势,运用多重制度逻辑阐释学科布局与调整反映的国家、市场、学术与社区逻辑。进一步...
    [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5-01-08
  • 摘要: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有望深刻改变教育的形态,引领教育走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解决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人工智能+”具有创新驱动、效率提升、决策支持、个性化服务等特征,通过改变高等教育观念、丰富高等教育教学手段、打破高等...
    [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5-01-06
  • ◎摘 要新一代人工智能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正在重塑研究型大学创新生态网络、塑造研究型大学智能科研范式、促进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升级、助力研究型大学数智育人。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研究型大学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用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多个方...
    [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5-01-02
  •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
    [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4-12-30
  • 摘要:地方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决策机制是地方高校对新专业设置问题做出决断时,决策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其运行逻辑是:为了实现决策目标,决策主体从制定和完善备选专业设置方案,到运用决策标准和方法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价和排序,并在群体共识的基础上选定新专业的过程。在专业设置决策...
    [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4-12-27
  •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支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持续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才能为建设世界重要...
    [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4-12-27
  •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生产力质的跃迁,以颠覆性创新技术与人才为根本驱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变革密不可分,作为其重要引擎和创新路径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高等教育满足新时代对新质生产力迫切需求的应对性革新。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之间存在内涵相通、互为前提...
    [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4-12-25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
    [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4-12-23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也对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需要构建能进一步强化自身创新策源功能的创新体系,以适应我国科技发展从“跟随型”向“引领型”转型的战略需要,适应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创新只...
    [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4-12-20
  • 摘要: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强国和区域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但进展较为缓慢,其原因是体制性的。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推进是多重制度逻辑相互作用的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过程:中央政府行为具有促进区域联通合作与激励地方竞争发展的双重取向,地方政府以本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合作与竞争...
    [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4-12-18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546条信息/共55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