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校机构改革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举措,旨在解决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构建与高等教育规律和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治理体系。高校机构改革的重点举措在于以“精简、规范、高效”为原则,探索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与“扁平化”管理模式,优化职能配...[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5-08-22
-
◎摘 要 高等教育是深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力量。基于对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内涵界定,从发展能力和支撑能力两个维度出发,横向比较我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以明确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应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高等教育强国的顶层设计...[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5-06-13
-
2025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简称《纲要》)。《纲要》分11个板块共38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属性、六大特质、五大关系和八大体系”。作为新时代指引我国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纲要》凝聚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全...[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5-05-09
-
摘要:数字技术为新质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新质人才”指能够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塑造新动能、打造新优势、开辟新赛道,以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其核心特质包括: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人机协同思维与能力、自省自觉与自主学习、数字合作与问题解决、数字创新与开拓能力、...[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5-02-20
-
他山之石 为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这所大学将环境保护、关注贫困问题等融入了学生培养目标,它是如何做的?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积极促进可持续发展。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开办了“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生专业,以培养专门人才。同济大学则与联合国国际规划署合作共建环境与可持续...[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5-01-22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校作为知识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基地、科学技术的创新高地、一流人才的富集高地,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决定了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4-12-10
-
2024年11月14日,省委书记尹弘在《人民日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栏目,发表署名文章《坚定不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以下是全文。 坚定不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 尹 弘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4-11-14
-
“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既定目标,明确提出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揭示出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规律。 建设...[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4-10-07
-
由“211”“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牵动人心,也激发着地方政府、中心城市的创建热情。“一流”的提法是指向世界一流的,在国家层面“双一流”建设深入实施的情况下,各地方政府推动的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不宜对标这一目标。但是,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意义重大,也需要加强统筹。 ...[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4-06-14
-
[摘 要]建设教育强国需要重新定位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方向,探索“重新行业化”:在“双一流”建设中实施分类评价,突出行业特色型高校面向行业办学的导向;强化行业参与治理,建立行业部门支持共建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新机制;推进普职融通,创新行业特色型高校面向行业的育人模式。 [关键词]教育强国...[理论观点] 发表时间:2023-12-28